罗马
罗马(Rome)是《文明VI》中的一个可选文明。
可选领袖
图拉真 - 最佳元首文明特性
特色单位
特色区域
特色设施
默认城市
- 罗马
- 奥斯蒂亚
- 阿尔皮努姆
- 史蒂亚
- 维利特雷
- 杜罗科托鲁姆
- 布林迪西
- 奥古斯德
- 巴尔米拉
- 伊斯帕利斯
- 凯撒利亚
- 阿尔塔沙特
- 昂提乌姆
- 帕福斯
- 萨罗纳叶
- 伊布拉坎
- 劳利阿宫
- 维罗那
- 阿格丽品娜殖民地
- 纳尔波
- 丹吉尔
- 萨米泽盖图萨
- 塞尔曼
- 库迈
- 阿奎莱亚
- 拉文那
- 普提奥利
- 亚雷提恩
- 梅迪奥兰
- 卢迪南
历史资料
古罗马
古罗马文明通常指从前9世纪初至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传说公元前754年-753年,罗穆卢斯在台伯河畔建罗马城,开创了王政时代。前6世纪后半叶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王政时代结束,选举两名执政官,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罗马共和国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完成意大利的统一,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在前146年,罗马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罗马-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欧亚非、把地中海变成内海的大国。
前60年,克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同盟。前48年,尤利乌斯·恺撒先后打败另外两人,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也因此遭道刺杀。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前43年,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史称后三头同盟。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共和国宣告灭亡,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奥古斯都创建的政治制度,史称元首制,其实就是共和名义的帝制。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奥古斯都死后的前27年开始到192年这一时期被称为罗马和平。游戏中的罗马领袖,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帝国疆域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
192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遇刺身亡,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395年统一的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陷入长期内乱和蛮族内迁,476年9月随着最后一位君主被废黜,西罗马帝国宣告结束。
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倚靠稳固的农业经济体系,到了6世纪时,国力重新达到了高峰。7世纪后,东罗马帝国不堪外族侵扰,完成了经济军事的封建化,政治制度的君主专制化和文化的希腊化以及东正教化,重新绽放活力,并在11世纪初期进入经济文化上的全盛时期。但是,长期的战争和十字军的疯狂掠夺摧毁了原本稳固的农业经济,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中古时代
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的军队侵入意大利焚掠了罗马城,罗马不再具有政治力量,转而在罗马教廷的支助下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中心,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罗马建筑以教堂为主,还有众多方尖碑、宫殿和喷泉广场等,这些建筑一直保存到了今天,罗马旧城是罗马城内除梵蒂冈外的另一处世界遗产。
17世纪后至今
17世纪罗马人口再次大幅增长达到了10万人,但是因为受到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罗马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仍旧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首都。19世纪发生了民族主义运动,罗马先后两次得而复失了短暂的独立地位。意大利在1870年终于统一并成立意大利王国,罗马在1871年成为意大利王国的首都。1929年贝尼托·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和罗马教廷订立拉特兰条约,罗马教廷承认罗马作为意大利国家首都的地位,意大利政府则承认罗马教廷对梵蒂冈范围内的主权。
在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后,罗马见证了由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法西斯力量的壮大,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进驻罗马,标志着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上台掌权,和一个同纳粹德国联盟的意大利帝国的诞生。这段时期罗马的人口飞速增长,从意大利统一时的21万2千人增加到了超过1百万人,但是这个增长势头止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轰炸和纳粹的占领使得罗马受到严重的破坏。墨索里尼被处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的公民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成立了现在的意大利|意大利共和国。
罗马在意大利战后重建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意大利经济奇迹”背后的驱动力的角色,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成为“时尚之都”,人口再次增长,直到1980年代中期的280万人,此后由于交通堵塞和城市污染等原因,部分罗马人搬出罗马城到周边地区居住,罗马人口开始缓慢地减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