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
挪威 Norway | |
---|---|
![]() | |
基本数据 | |
全称 | 挪威帝国 |
首都 | 众多(特隆赫姆、卑尔根、奥斯陆) |
地理位置 | 欧洲 |
名称 | 挪威 |
人口 | 目前估计510万 |
领土面积 | 估计38.52万平方公里 |
高级数据 | |
可选领袖 | 哈拉尔德·哈德拉达 |
特色单位 | 维京长船, 狂暴武士 |
文明特性 |
北方惊雷, 龙骨船 在研究造船术后,单位获得进入海洋单元格的能力。海军近战单位在中立领土上获得治愈。单位忽略来自上船和下船的额外 移动消耗。 |
挪威(Norway)是《文明VI》中的一个可选文明。
可选领袖
哈拉尔德·哈德拉达 - 最后的海盗王文明特性
特色单位
特色建筑
默认城市
- 尼德罗斯
- 奥斯陆
- 希恩
- 布加科
- 德拉门
- 纳姆索斯
- 阿瓦尔斯内斯
- 松达尔
- 滕斯贝格
- 卡姆岛
- 弗罗斯塔
- 克维特绥
- 卑尔根
- 史狄克斯达德
- 胡恩多普
- 斯坦格
- 雷克雅未克
- 特尤塔
- 韦尔达尔
- 布拉塔里德
- 克里斯蒂安松
- 灵厄里克
- 桑内斯
- 斯塔万格
- 莫斯特
- 文兰
- 克里斯蒂安桑
- 谢斯莫
- 萨尔普斯堡
- 特罗姆瑟
- 奥勒松
- 哈马尔
历史资料
早期历史
在大约公元前12000年前最后的冰川时期结束,挪威海岸线开始上升。第一批移民在这一时期抵达挪威,这是由于挪威海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进行捕猎海豹、捕鱼和狩猎。
维京时代
从北方日耳曼人从公元790年开始扩张,直到公元1066年丹麦人的后裔征服英格兰,一般称之为“维京时代”,是欧洲远古时代和中世纪之间的过渡时期。维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们在设得兰群岛、法罗群岛、冰岛、格陵兰岛、都设立了殖民地,在10世纪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纽芬兰居住过。他们不仅是海盗,也同时进行贸易,甚至定居在欧洲沿海和河流两岸。有记录说公元839年他们曾作为拜占廷帝国的雇佣兵征服北非。他们的殖民地遍布欧洲,包括英格兰的丹麦区、基辅罗斯、法国的诺曼底等等。只是到了维京时代的末期,北欧才出现独立的国家和国王,同时也接纳了基督教,开始进入中世纪。直到欧洲各国王权强大,有能力抵抗维京海盗之后,维京方才逐渐开始消亡。
联盟和独立
1397年6月,丹麦、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城市卡尔马举行会议,决定三个王国共同拥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为国王和摄政者,即挪威和瑞典国王由丹麦国王兼任。丹麦王室成为三国的统治者,同时瑞典和挪威仍然保留了王国的地位。三国的联盟把整个北欧地区置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下,有利于北欧国家对抗德意志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垄断地位。
联盟初期,玛格丽特一世的怀柔手段使丹麦王室受到各国贵族的拥戴,但后来丹麦王室不断企图控制挪威和瑞典的内政事务,导致联盟的离心离德。14至16世纪,丹麦为了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贸易活动的支配而进行了一系列战争。15世纪末,丹麦王室和瑞典贵族的矛盾激化,反对联盟的冲突不断爆发。1523年,古斯塔夫一世在汉萨同盟的帮助夺回被丹麦军攻占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恢复独立。
瑞典恢复独立后,卡尔马联盟瓦解,但丹麦和挪威仍然维持着联盟国家。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国的地位,降为丹麦的省。
1807年,丹麦挪威联盟在拿破仑战争中站在法国这一边。由于皇家海军阻碍了进口和食物的出口,挪威的经济受到巨大影响。瑞典于第二年进入挪威,但是在挪威获得几场胜利之后,1809年签订停火协议。
拿破仑战争后,根据1814年基尔条约,丹麦将挪威转让给瑞典。经过了短暂的武装抵抗,挪威成为瑞典国王统治下的王国。1905年,挪威以和平的方式从瑞典独立。
世界大战
自1905年,挪威采取了中立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挪威商船被大量使用来支持英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挪威保持了严格的中立。英国和德国都意识到挪威的战略位置。双方都计划侵入挪威,尽管挪威对此反对。
战后
2011年7月22日,发生2011年挪威连环恐怖袭击,造成77人丧生。[1]